“教育者先受教育”
——校(院)开展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党性教育活动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醒目地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铭记于心,修之于行。9月8日上午,校(院)全体教职工迎接第41个教师节的方式,不是鲜花,不是贺卡,而是一场涤荡心灵、淬炼党性的教育活动。
(一)
运河之畔的党校校园,朴素清朗。
新落成的合肥市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馆,格外庄严。
“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
但这一次,它迎来的是“教育者”。
佩戴党员徽章,站好整齐队列,以支部为单位——
校(院)全体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精神饱满,校领导郭世碧、陈得良、崔国斌、汪华余带头参加,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朱流砫、程跃也积极参与进来。
这是一次“自我教育”,也是一次“实战检阅”:一批年轻教师以讲解员的身份,自信地站上“讲台”。
“通过解说,我对自身的职业有了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一位完成解说的青年教师语气里满是自豪:
“我们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精神的点燃者。”
“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坚守党校初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政治站位。
边看、边听、边思——
大家深有同感:作为党校人,“打铁必须自身硬”。
(二)
“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合肥市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馆,突出“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鲜明主题。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市纪委监委统筹支持下,校(院)和市重点局等部门紧密携手,各参建单位连续奋战,展陈面积约2150平方米的教育馆如期建成——
序厅、四大主题展厅、三大功能区,深刻的单元叙事、丰富的展陈内容,“1+4+3”的结构、浑然一体的布局,打造了一个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经常性阵地。
从经典著作到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从“窑洞对”到“第二个答案”,从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廉洁风范……无不深深教育着每一个人。
“这个教育馆是全市的,市里把最好的教育资源放在这儿,是对党校的信任、对党校工作的关心。”
副教育长陶爱武认为,“这是对党校委以重任”。
——面向全市,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联合印发开馆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有序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好教育馆功能作用。
——在校(院)内部,实施方案同步印发,围绕教育馆启用运行,建立了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
“建好更要用好,”陶爱武表示,关键是要尽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副教授汪倩表示,“作为党史党建教研部的教师,责无旁贷的是要利用教育馆资源,量身定制开发好课程,使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三)
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为党校“精准导航”。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规定,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每学期总课时的20%。
第五党支部书记、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刘玉勉表示,“这种教育形式效果好,我们要在理论上阐释好党性党风党纪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
事实正是如此。走出展厅,大家仍念念不忘:
一件睡衣,73处补丁,默默诉说着毛泽东同志艰苦朴素、勤俭自律的崇高风范;一张普通的晚餐菜单,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清正廉洁、率先垂范的扎实作风。
从一件睡衣到一纸菜单,跨越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清醒坚定和自我革命的意志决心。
正反对比,叩击心灵。
在“利剑高悬”展区,一件件触目惊心的“黑色档案”,一幕幕全感官影像《忏悔之声》,以极其强烈的冲击力揭示了漠视纪律、逾越红线的沉重代价,让每一位参观者在震撼与警醒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
(四)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
在“党性篇”展区,大家凝神观看了党校办学治校的专题片,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校姓党”。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在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遵循的原则中,将“改革创新”修订为“守正创新”,意在强调“继承和发扬办学治校的光荣传统”。
江淮毓秀,廉韵悠长。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馆坐落于红色学府、包公故里,特设了一个展厅——“合肥篇・清廉热土”。
在这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图文影像纪实,大大激发了大家“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精气神。
在这里,集中展示党的十八以来,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和成果;生动再现廉洁奉公的历史人物及其廉洁言行、家风家训,让廉洁文化成为宝贵教育资源。
新的赶考路是一场新的伟大远征。
在教学功能区,大家言犹在耳:“党校不是一般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也应该不一般。”
对标“不一般”,必须从严治校,从我做起。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将“校风、学风建设”专章修订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教师节一年一度,教风建设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