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巢湖之畔到南海之滨系列报道(一):一场关于创新与规划的思享之旅

发布日期:2025-11-04 11:28来源: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阅读次数:
[字体:  ]

近日,合肥市委党校第68期中青班学员赴珠海开展交流学习。在这场从巢湖之畔到南海之滨的研学之旅中,学员们深入产业创新前沿,感受城市发展脉搏,收获满满。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学习心得:

安巢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思明:

紧凑而充实的课程安排,让我迅速感受到这座滨海城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创新活力与发展脉搏。

上午的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了科技创新如何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深化了我对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解,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粤港澳大湾区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开放胸怀与开拓精神。正是这种打破藩篱、拥抱变化的思维模式,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下午的课程形式多样,既有对“十五五”产业发展机遇的前瞻分析,也实地走访了具身智能和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在现场,前沿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场景令人震撼。特别是在健帆生物,我们看到了这家血液净化行业龙头如何将尖端科研融入产品,守护生命健康,这让我对“创新驱动”的价值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感悟。

傍晚的情侣路异地教学,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带九湾”如何将浪漫景致转化为独特的城市品牌与产业动能,这种以特色文化赋能发展的思路令人深受启发。首日的学习让我视野大开,对后续课程充满期待,也激励我未来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建设合肥的实际行动。

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处处长张敏:

在珠海学习期间,我了解到,“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加速形成、产业协调发展良好、科创规则衔接走深走实、人才交流频繁深入,科技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参观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珠海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时,对科技创新助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离不开法治的重要保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从新型显示到集成电路、从人工智能到新能源汽车、从量子信息到空天技术……作为创新之城,合肥正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力争成为领跑者‌。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的新征程上,要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坚持严格保护创新与防止权利滥用相协调,不断加强对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主体的司法保护,以法治之力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肥东县桥头集镇党委书记应豪:

来珠海学习前,就在网络上了解到情侣路,知道它是一条山海相拥,一带九湾的城市风景线,在珠海市委党校的精心安排下,让我机会通过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较为深刻了解它,并通过它认识到珠海特区前瞻规划,生态优先,精细管理和品牌赋能的发展思路。

在课堂上,珠海市规划设计院的陈德绩总规划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情侣路的规划理念、建设过程和未来展望,让我们对情侣路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他的介绍和随后的现场的走访,我认为情侣路成功的原因:一是在于前瞻性的规划引领。情侣路从建设初期就被赋予了超越交通功能的定位,珠海市以超前的理念,率先在全国建设滨海景观路,并在此后的历次规划中,不断升华情侣路功能定位,最终将其打造成特色滨海旅游景观带。二是在于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早期菱角嘴拐弯处情侣路中段建设时,当地为了保护巨石地貌的绕路抉择,正是珠海生态理念的生动注脚。同时为了解决情侣路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各项历史问题,珠海市以情侣路为“线”,大力推进海岸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工作,既降低入海污染量,又开展岸线沙滩、红树林、海草床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实现了道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得益彰。三是在于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珠海市将“物业城市”的管理模式应用到情侣路沿线的管理之中,通过“市政、环卫、园林、治安、综合治理”五位一体的管养体系,按照城市公园的标准要求,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垃圾清理等工作,显著提升了情侣路的环境品质和体验。四是在于功能复合的品牌建设。珠海市通过修复沙滩,统筹推进格力海岸滨海公园、海天驿站公园、野狸岛景观工程、珠海歌剧院、珠海博物馆、珠海规划展览馆等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沿海地区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品位,将交通道路转变为融合文化、旅游、休闲的城市活力走廊。

总之,珠海市坚持前瞻规划、生态保护、品牌赋能的理念,把情侣路建设成了靓丽的城市名片。我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学习这种宝贵经验,用好我镇的资源禀赋,围绕宜居宜业,打造合肥近郊的魅力山镇。

(供稿单位:市委党校68期中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