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合肥行政学院)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99年,经历了一个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1999年8月,第一期工程开始,更新了原有计算机教室的全部设备,为每个部门配备了电脑,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建立了中共合肥市委党校网站,实现了校内信息的互联和共亨。2000年开通国际互联网。2001年8月,第二期工程开工,扩建计算机教室,改用10兆光纤宽带上网,建成中央党校远程教学B级站和2个多媒体报告厅。2002年7月启动第三期工程,在前两期工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装备了四个多媒体教室,完成了两幢学员楼内部网络配置。
2004年8月,第四期工程动工,完成了我校新建学术报告楼和学员宿舍楼内部的网络配置,建成7个多媒体教室和1个学术报告厅,并改造了校内有线电视系统(信号由550赫兹提高到850赫兹)和电话系统,升级了校园网络带宽(由10兆提高到100兆),实现了校内弱电(包括校园网络、有线电视与程控电话)系统干线全部暗敷入地。
2007年12月,正式启动校园网络主控机房的升级改造工程,全部更换了校园网络主控机房的原有设备,重新配置了5台服务器、1台核心交换机和1套存储系统;与此同时,建成了2个多媒体会议室和1 个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从而大大改进了我校信息网络支持平台,提高了我校信息的服务水平。
2008年11月,建成全省党校系统虚拟专网。2009年下半年,同步完成新建餐饮中心和学苑楼内部网络设备和学员电脑的配套。
2010年,我校积极向市国资委申请“党校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当年3月1日正式开工,目前,已经完成配套的硬件和成品软件的安装,定制开发的管理系统也已完成前期的开发制作,已上挂校园网络服务器并投入运行。
2012年,我校向市国资委申请“党校情景模拟实训系统”建设项目,建成四个情景模拟实训教室并投入运行,主要有危机管理、媒体应对、心理调适和团队建设教室。目前广泛应用于主体班、外培班等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2013年,我校向市发改委申请“校园一卡通”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实现校园门禁、办公楼、教学楼、学员住宿楼门禁一卡通,基本上实现考勤、会议签到、教职工和学员食堂就餐、道路道闸等功能,目前系统运行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2014年,我校建设手机微课系统,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学员在手机上就可以自主学习视频课件,大大提高了学员碎片化学习的利用率,是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2015年,我校向市发改委申请“智慧校园和校园无线网建设”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实现校园主要场所、办公楼、教学楼、学员住宿楼、食堂等区域全覆盖无线网,目前运行稳定,使用效果良好。目前学校新网站已经进行改版、网站和综合管理平台已经投入试运行,正在逐步完善中。
2017年到2019年,我校智慧校园一体化平台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智慧校园一体化平台以“面向用户、一网通办”理念为统领,建设了信息标准、统一服务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移动校园平台、教学教务管理和主数据管理等公共应用平台,实现了教务、财务、人事、学员管理等多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融合和共享交换,承载和聚合全校各类应用服务,服务涵盖了工作流程、教学教务、学员管理、科研管理、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工作待办、文件审批、知识智库等功能以及数据分析报告等各个方面,同时建成了金融实训室并投入运行。
2020年,为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风险我校进行了信息安全改造,增加了9台安全设备,改造范围包括区域隔离、数据库防护、主机与网络设备加固、安全审计、入侵检测以及网站防御等,同时进行了全校监控安防系统的全面升级,并对心理调适实训室进行了升级改造。
2024年9月,我校迁址到蜀山区运河新城新校区,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数据中心)、二个平台(智慧党校管理平台、云平台)、四个模块(基础智能化模块、智慧教学模块、智慧生活模块、智慧管理模块)进行建设。数据中心位于图书馆四楼,由24节机柜组成的一个冷通道,主要用于存储学校教科研等方面的数据资源。智慧党校管理平台采用数据中台加微服务的方式进行建设,与教学培训、科研咨政、行政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校(院)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管理和服务的全面数智化。云平台主要用于给学员宿舍的云桌面提供后台支撑。网络方面采用全光网架构、双800M互联网链路接入,以确保教学办公的需求;教学方面采用了分布式会议系统把报告厅与教室打通,通过集中控制系统进行管控,为教学提供了更方便、灵活、可靠的保障;生活方面采用码卡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设计,以提升教职工和学员的使用体验;管理方面我们采用了数据孪生技术对学校设备进行远程管控。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覆盖全校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同时实现与安徽省委党校以及全省17个市级党校之间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