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第68期中青班临时党支部开展“改革·破局·守望”主题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31 17:17来源: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作者:市委党校68期中青班阅读次数:
[字体:  ]

为进一步深化中青年干部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市委党校第68期中青班临时党支部以“改革·破局·守望”为主题,于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开展支部活动。全体学员先后走进企业车间、参观科研阵地、接受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沉浸式感受合肥在民营经济改革、科技创新突破、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实践,为提升履职能力积蓄知识力量。

聚焦“改革”,探寻民营企业党建与发展融合密码

10月28日下午,全体学员围绕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走进合肥视源高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耀集团安徽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及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

在合肥视源科技,学员们重点调研企业“抓党建促发展”的创新实践。视源党委专职副书记孟大伟介绍,企业通过构建“组织、人才、激励机制”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营造全员创新氛围,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及单项冠军企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体系,连续获评全国优秀企业党建案例。

随后,学员们来到肥西县紫蓬镇的福耀集团安徽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解决方案供应商,福耀安徽基地总投资57.5亿元、占地868亩,已建成汽车玻璃OEM、ARG及浮法玻璃三大核心项目,2025年部分产线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全面达产后更是有望实现65亿元年产值、带动3000人就业。这些数据,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龙头企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此外,总投资20亿元的汽车玻璃模具饰件新项目签约落地,进一步凸显了合肥民营经济的投资吸引力。

在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学员们见证了传统食品产业的现代化转型。这家2007年创立的本土企业,已形成“米线生产+农业种植+酒品酿造+预制菜生产+餐饮管理”的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7.22亿元,省内市场占有率达90%,全国排名前五。即将投产的米线三号线将使年产量翻倍至14万吨,32项专利(含7项发明专利)、ISO9001与HACCP双认证,以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生动呈现了民营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成长路径。

聚力“破局”,感受“大国重器”的智慧实力

10月30日下午,学员们围绕科技创新开启调研活动。在科学岛合肥现代科技馆,通过互动体验、实物展示、沉浸式讲解等多种形式,学员们系统了解数学思维、现代科学、宇宙探索等领域的前沿知识与发展历程,200余件展品展项直观呈现科学魅力,有效激发创新思维。

在庐阳区三十岗乡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学员们来到聚变创新展览馆与聚变堆园区11号厂房,详细了解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的建设进展。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关键项目,BEST杜瓦底座已于2025年落位安装,计划2027年底建成。其在聚变能源领域的前沿探索,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合肥在“卡脖子”技术领域的攻坚决心。

践行“守望”,学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路径

10月30日晚,第68期中青班学员,来自合肥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事故预防处置大队的大队长梁猛,为全体学员讲授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及安全警示教育专题讲座。

授课中,梁猛以合肥市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从事故预防、秩序管控、普法宣传等维度,系统讲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合肥方案”。通过真实事故案例的警示教育,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推动分管领域的精细化管理与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此次“改革·破局·守望”主题活动,既是市委党校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更是中青班学员“知”与“行”的深度融合。学员们一致认为,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不仅深化了对合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治理等领域的认知,更凝聚了奋进共识。未来,大家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